垃圾分类和环保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,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。为积极做出响应国家“光盘行动”号召,推动垃圾分类与源头减量,高新区多家单位正积极探索绿色餐饮与源头减量新模式。
“以前小班的孩子相对来说比较挑食,但是有了评比之后,剩饭剩菜量明显减少,孩子之间也会相互提醒减少浪费,珍惜粮食。”港湾幼儿园负责垃圾分类工作的张小凤老师介绍道,自去年12月起,港湾幼儿园园内推行“厨余垃圾称重”评比,即每餐后,老师将剩饭剩菜沥干称重,每周统计剩饭剩菜总量,剩余最少的班级可获得“光盘流动锦旗”。
港湾幼儿园“厨余称重+流动锦旗”这一举措促进孩子们养成环保习惯,通过卡通贴纸、节约标识等营造氛围,潜移默化培养幼儿的节约意识。活动开展半年后,全园厨余垃圾数量月均减少1/3。
从称重剩饭到环保氛围烘托,港湾幼儿园的探索证明,环保教育需从小抓起,更需创新手段与激励机制相结合。正如张老师所说:“节约不仅是习惯,更是一种责任。我们大家都希望孩子们能把绿色生活的理念带回家,影响更多家庭。”在垃圾分类与低碳生活渐成风尚的今天,这样的“小行动”正汇聚成守护地球的“大力量”。
与幼儿园的教育引导不同,企业食堂的减量更依赖技术方法与长效机制。为践行绿色环保理念,高新区创发食堂通过多项创新举措,实现资源节约和垃圾分类目标。
在采购环节,创发食堂依托智能物资验收系统,结合菜谱需求自动生成采购计划,并联合供应商协同平台实现一键下单和自动比价。食堂垃圾分类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:“这套系统不仅降低食堂的采购成本,还能大幅度提升订单处理效率,有很大成效避免了食材积压和过期浪费 。”
“我们的考核指标包括食材利用率、厨余垃圾量等,这让大家更注重节约 。”在运营管理方面,创发食堂建立了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。通过岗位技能分级认证、每月一次的厨艺培训以及食品安全教育,员工的专业水平得到非常明显提升。
在用餐习惯培养上,创发食堂全面推广可重复使用的不锈钢餐具,淘汰一次性塑料制品。同时,食堂创新性地采购零包装生鲜蔬果,并使用环保袋运输,既体现了“降本增效”,也促进了节能减排。
此外,食堂还在全范围内开展“光盘行动”宣传,在窗口、桌面、餐具等显著位置设置节约标识,并安排专人在餐盘回收处监督提醒,潜移默化地传递环保节约精神。
创发食堂这些新颖的举措,不仅实现了经济效益,更培养了员工的环保意识,为绿色食堂建设提供了可复制的样板。
港湾幼儿园与高新区创发食堂的实践,是高新区推动垃圾分类与绿色生活的一个缩影。港湾幼儿园通过开展“光盘行动”和厨余垃圾称重活动,培养小孩子们的节约意识;创发食堂则通过优化管理和技术创新,减少食材浪费和塑料污染。这些单位的举措为全区垃圾分类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。
一直以来,高新区通过广泛宣传和示范引领,形成“政府引导+单位落实+公众参与”的联动机制,推动全区绿色节约的生活方式蔚然成风,垃圾分类慢慢的变成为市民的自觉行动。
在源头减量方面,高新区倡导绿色消费和节约理念,鼓励市民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,推广可重复利用的环保产品,在全区形成了节约粮食、减少浪费的良好风尚。
未来,高新区将持续深化垃圾分类和资源循环利用工作,把环保低碳理念融入城市发展的所有的领域,让绿色成为高新区高水平发展的鲜明底色。